根據高盛集團的數據,美國對沖基金不斷削減科技股的頭寸,并且從2022年開始比十多年來任何時候都更傾向于配置便宜的股票。 “文件顯示,對沖基金根據與過去幾年大部分時間不同的股票市場環境而配置部位,”以Ben Snider為首的策略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他表示,股票頭寸總計達2.6萬億美元的基金已經減持較為昂貴的增長型股票,轉向偏好持有能源和金融股。 高盛的分析是基于截至2月15日發布的788檔對沖基金的“13F報告”。分析顯示,雖然標準普爾500科技巨頭之下包括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在內的所謂“FAAMG”集團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多頭頭寸,對沖基金持續將投資組合從增長股轉向所謂的價值股。 截至12月31日的調整后部位顯示,對沖基金更傾向于價值股,且為2011年以來之最,這已經反映在今年的市場走勢中。標準普爾500指數周二陷入回調,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下跌15%,原因是因通脹飆升,美聯儲的態度越來越偏鷹派。 高盛的數據顯示,總體而言,2022年以來美國股票對沖基金平均下跌3%。 造成損失的是一份包含50檔股票的“VIP名單”,這些股票最常出現在基本對沖基金的前10大持股中,在過去12個月中落后基準指數21個百分點。這份包括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和Netflix Inc在內的一籃子組合創下20年來最差的表現。 策略師表示,“增長型股票估值大幅下跌、對沖基金杠桿率下降、散戶拋售、股市流動性惡化以及受歡迎的對沖基金多頭頭寸表現不佳,已造成惡性循環?!?/font>
|